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之最 成语之最

一鸣惊人成语典故简短及寓意有哪些-一鸣惊人成语典故简短及寓意有哪些呢

tamoadmin 2024-11-01 人已围观

简介成语“一鸣惊人”故事中的楚庄王,为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贤君,前613年———前590年在位。他少年即位,面临朝政混乱,为了稳住事态,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实则暗地里在等待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他在位22年,为了楚国的振兴,物色到了一大批忠臣良将,为朝廷所用。他知人善任,广揽人才,重用了苏从、伍参、孙叔敖、沈尹蒸,让他们整顿朝纲,兴修水利,重农务商。在楚庄王的领

一鸣惊人成语典故简短及寓意有哪些-一鸣惊人成语典故简短及寓意有哪些呢

成语“一鸣惊人”故事中的楚庄王,为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贤君,前613年———前590年在位。他少年即位,面临朝政混乱,为了稳住事态,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实则暗地里在等待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他在位22年,为了楚国的振兴,物色到了一大批忠臣良将,为朝廷所用。他知人善任,广揽人才,重用了苏从、伍参、孙叔敖、沈尹蒸,让他们整顿朝纲,兴修水利,重农务商。在楚庄王的领导下,国家日渐强盛,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陈兵于周郊,问鼎周王朝。前597年,于今河南荥阳北大败晋军。公元前594年,迫使宋订下城下之盟,并陆续迫使鲁、陈、宋、郑等国归依,使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一鸣惊人的典故的缩写

一鸣惊人 [ yī míng jīng rén ]

释义

[ yī míng jīng rén ]

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 处

《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例 句

1. 在全国体操比赛中,不少新手~,创造出良好的纪录。

典 故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谏。其实齐威王室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陈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其国有汁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名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向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会儿之后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是,因此他对淳于髡说:“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正。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一鸣惊人典故虚词解释

淳于髡这个人,是齐人的赘婿。身高不足七尺,聪明机智擅长辩论,多次出使诸侯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统治时,喜欢话里有话,爱好过度享乐彻夜饮酒,沉沦不改,把政务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废乱政,各诸侯国同时侵犯,国家存亡危在旦夕,齐王左右的人都不敢进谏。

淳于髡用隐语对齐威王说:“国家里有只大鸟,停驻在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鸣,大王知道这鸟是为什么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就罢了,一飞直冲云霄;不鸣就罢了,一鸣震惊国人。”

于是就诏见各县令七十二人,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发兵出城,各国诸侯感到惊恐,都归还齐国被侵占的土地。齐王的声威持续了三十六年。

:

一鸣惊人(常用汉语成语)

一鸣惊人,读音:yīmíngjīngrén,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已: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的成语故事

1. “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韩非子·喻老》记载这件事说:“楚庄王莅政(1)三年,无令(2)发(3),无政为(4)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有所暗指的话称‘隐’)(5)曰‘有鸟止南方之阜(6),三年不翅(7),不飞不鸣,嘿(8)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9);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10)。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11)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12)自(13)听政,所废者十,所起(14)者九,诛大臣五,举(15)处士六,而邦大治。不久,遂霸天下。

(1)莅政:临视政务。莅,到。 (2)令:命令。 (3)发:发布 (4)政为:政治上的建树。为,处理 (5)隐:猜谜语。 (6)阜:土山。(7)翅:扇动翅膀 (8)嘿:通“默” (9)将以长羽翼:将要用这三年的时间长羽毛 (10)则:准则 (11)释:放下(放心) (12)乃:就 (13)自:亲自 (14)起:兴办 (15)举:提拔 (16)*:过度。 (17)并侵:一起侵入,占有国土。 (18)淳于髡:人名,淳于,双姓。 (19)止:栖息。 (20)蜚:即“飞”。 (21)诛:责罚,惩罚。

“一鸣惊人”这个成语的典故是什么?

成语“一鸣惊人”故事中的楚庄王,为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贤君,前613年———前590年在位。他少年即位,面临朝政混乱,为了稳住事态,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实则暗地里在等待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他在位22年,为了楚国的振兴,物色到了一大批忠臣良将,为朝廷所用。他知人善任,广揽人才,重用了苏从、伍参、孙叔敖、沈尹蒸,让他们整顿朝纲,兴修水利,重农务商。在楚庄王的领导下,国家日渐强盛,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陈兵于周郊,问鼎周王朝。前597年,于今河南荥阳北大败晋军。公元前594年,迫使宋订下城下之盟,并陆续迫使鲁、陈、宋、郑等国归依,使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一鸣惊人的意思

成语典故

“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

《韩非子·喻老》记载这件事说:“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不久,遂霸天下。

译文

楚庄王当政三年以来,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有一个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人,他给楚庄王出了个谜语,说:“臣见到过一种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呢?” 楚庄王知道右司马是在暗示自己,就说:“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这只鸟虽然不飞,一飞必然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你放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半年以来,楚庄亲自处理政务,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事物,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隐士当官参政,把楚国治理得很好。不久,楚国称霸天下。

“一鸣惊人”意思是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成语寓意:

表面看,一鸣惊人似乎瞬间光彩照人、风光无限,而在闪亮登场背后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则往往被人所忽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不鸣只是一个巨人暂时的沉默,而不是沉睡,是暗自发力,是苦练内功,是要寻找有利时机,化危机为机遇。虽说机遇可遇不可求,但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一鸣惊人固然不易,成功之后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则更难,更需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海纳百川的气度、勇往直前的魄力和不断突破、自我超越的能力,更要时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切忌头脑发热、得意忘形,才可能避免江郎才尽和昙花一现的结局。

一鸣惊人的典故原文内容如下:

齐威王是齐国即位不久的国王。齐威王当太子时,就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少年,他不但勤奋学习文武知识,还对治国谋略很用心,希望自己继位后可以把国家建设成一个大国。

但是即位以后,齐威王发现,国王的权威和享乐远远超过太子。每天上朝时大臣们前呼后拥,回到家里又有最好的酒食和美女,渐渐地,当太子时的雄心就消减了。

两年多过去了,齐威王愈发沈迷于酒色,每天只是喝酒打猎,把国家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开始贪污失职,国家越来越弱,邻近的国家都企图趁机来侵犯,正直的官吏和老百姓都十分担忧,但又不敢向齐威王劝谏,害怕招来罪责。

有一个谋士叫淳于髡,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平时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与别人辩论。他了解到齐威王也很喜欢说些隐语,以表现自己的智慧时,就决定准备找一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臣下有一个谜语请您猜一猜。”齐威王就问:“是什么谜语?”

淳于髡说:“有一个国家有一只大鸟,住在国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出鸣叫,只是毫无目的地蜷缩着,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

齐威王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却无所作为。可是怎么回答淳于昆的所谓谜语呢?

想了好一阵子,齐威王对于淳髡说:“这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要飞就会直冲到高高的天上,它不叫则已,要叫就会惊动众人,你就等着瞧吧。”

自此以后,齐威王闭门思过,决定改变自己的过失,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他首先整顿国政,召见全国的官吏,尽职的给予奖励,腐败无能的,给以严惩,然后整顿军事,强大武力。

齐国上下很快变了一个样,到处充满朝气。想要侵略齐国的国家得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说齐威王真像一只大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后来,“一鸣惊人”成为一句成语,比喻一个人如果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好好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