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之最 成语之最

精神蠼铄的意思-精神矍铄的意思是啥寓意

tamoadmin 2024-10-30 人已围观

简介光是人类眼睛可以看见的一种电磁波通常指照耀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物质,作人名时多取用其荣耀、辉煌之义。耀本义指照耀、光彩夺目的光线、使人目眩、光辉照耀等。光耀组合寓意为光彩夺目、神采奕奕、精神矍铄、明亮、光荣。 光是人类眼睛可以看见的一种电磁波通常指照耀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物质,作人名时多取用其荣耀、辉煌之义。耀本义指照耀、光彩夺

精神蠼铄的意思-精神矍铄的意思是啥寓意

光是人类眼睛可以看见的一种电磁波通常指照耀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物质,作人名时多取用其荣耀、辉煌之义。耀本义指照耀、光彩夺目的光线、使人目眩、光辉照耀等。光耀组合寓意为光彩夺目、神采奕奕、精神矍铄、明亮、光荣。

光是人类眼睛可以看见的一种电磁波通常指照耀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物质,作人名时多取用其荣耀、辉煌之义。耀本义指照耀、光彩夺目的光线、使人目眩、光辉照耀等。光耀组合寓意为光彩夺目、神采奕奕、精神矍铄、明亮、光荣。

云在青天水在瓶意思是什么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

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几种说法:

"年"兽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熬年的传说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 "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 "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另一种说法是:

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颇为显要。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

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故名。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这是从道教借来的说法。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这位汉文帝是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不过,和这两位汉室皇帝有关的正月十五夜祭太一、游玩,并无张灯、放火的记载,汉室的另一位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

★年

也是一种姓氏

如年庚尧、傻子瓜子年广久等。

“年”的来历

全诗“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出自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李翱的诗作《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全诗表达的意思直译是:把身体修炼得像仙鹤般轻灵,千年长松下相伴着两卷佛经。我来问道大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指示我云在青天水在瓶。

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是:惟俨禅师身体清瘦,精神矍铄,很有得道者的高逸之风。千年长松下相伴着两卷佛经还带着书套,并未展开。因为禅师曾对人说自己拿着佛经的时候,不是为了阅读,而是用它来遮遮眼睛挡挡光线而巳,这是只有大悟之人才具备的神情风致。禅师之所以对来访者显示“无余说”的机锋,是不想用言语来谈禅,而是用行动让来访者感悟。如果你是云,就以云的立场,在天空逍遥漂流;如果你是水,就以水的立场,在瓶中安逸自在。一个人不论处在什么样的情境,都要充分把握住此时此刻,而不要徒劳无益地思考这个梦想那个梦想,否则既得不到所企想的东西,又失去了此时此地的欢乐。

出处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李翱

原文

其一

练得身形如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其二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译文

其一

把身体修炼得像仙鹤般轻灵,千年长松下相伴着两卷佛经。

我来问道大师什幺也没有说,只是指示我云在青天水在瓶。

其二

选择清幽的地方修行惬意怡情,终年无俗事用不着送往和迎来。

有时径直就登上了孤峰的峰项,在月下长啸拨开了遮目的乌云。

关键词注解

诗题

惟俨(751—834):俗姓韩,绛州(今山西新绛一带)人,七岁出家,为石头希迁禅师法嗣,住澧州(今湖南澧县)药山,谥号弘道大师。?[3]

其一

鹤形:鹤的形态,形容人似仙鹤一般清瘦俊逸,风度不凡。

其二

送、迎:指送往迎来一类尘俗的应酬之事。

创作背景

李翱在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刺史时,药山惟俨禅师驻锡的药山道场,正是他的治下。据《景德传灯录》卷十四记载,李翱早就景仰药山禅师的嘉声,以太守之尊屡请不至,于是就屈驾亲自拜山。哪知到了药山,唯俨禅师执经在手诵读,根本就不理他。李翱的侍者就告诉惟俨禅师说,太守大人来看他了,但惟俨禅师还是不顾。李翱性急,说:“真是见面不如闻名啊。”拂袖而出。这时惟俨禅师回过头来说:“太守何得贵耳贱目?”意谓:相信耳朵的虚闻还是相信眼睛的实见呢?这句极有分量,李翱心中一震,立即谢过,并请教大道。当他问“如何是道”时,惟俨禅师一言不发,却用手上下一指问:“会么?”李翱茫然不懂,惟俨禅师才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当下“欣然”,于是就题该诗其一赠惟俨禅师。

李翱又问:“如何是戒、定、慧?”惟俨禅师说:“贫道这里无此闲家具。”李翱不明其旨,禅师日:“太守欲得保任此事,直须向高高山顶坐,深深海底行,闺阁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漏。”李翱便再题该诗其二赠惟俨禅师。

作品鉴赏

其一

“炼得身形似鹤形”。是从外貌的脱俗来赞叹惟俨禅师内心的修养。鹤给人的感觉是高洁与飘逸,这句话说惟俨禅师身体清瘦,精神矍铄,很有得道者的高逸之风,看上去令人神清气爽,与一般和尚的体型大为不同。

“千株松下两函经”。“千株松”说明药山环境的清幽美妙。松林茂密安静,是参禅悟道的好所在。鹤最喜欢巢在松树上,松下的禅师也自然令人联想到仙鹤。“两函经”,是说佛经还没有打开,还盛在书套里。因为药山禅师曾对人说自己拿着佛经的时候,不是为了阅读,而是“只图经遮眼”,只不过是用它来遮遮眼睛挡挡光线而巳。这是只有大悟之人才具备的神情风致。这句诗透露出禅师熟悉经典又不屑于以研读经典自诩,对自己的悟性充满了自信。

“我来问道无馀说”。惟俨禅师很久没有升堂说法,弟子们都很希望听到他的教诲。他就命人打钟,刚刚召集起众人后,就一言不发地退堂了。弟子们问其缘故,他说:“讲经文有讲经文的经师,讲戒律有讲戒律的律师,我是禅师,而禅又怎么可以讲呢?”可见惟俨之所以对来访者显示“无余说”的机锋,是不想用言语来谈禅。然而“无余说”又并不等同于压根儿就不说,因为学人还在一旁等着他的指点。

“云在青天水在瓶”。这便是禅师所指示、李翱所体悟到的“道”。云在青天,从风变灭,卷舒自如;水在瓶中,恬静安详,清光可鉴。如果你是云,就以云的立场,在天空逍遥漂流;如果你是水,就以水的立场,在瓶中安逸自在。一个人不论处在什么样的情境,都要充分把握住此时此刻,而不要徒劳无益地思考这个梦想那个,否则既得不到所企想的东西,又失去了此时此地的欢乐。云就只是天上的云,潇洒自在;水就只是瓶中的水,恬静安详。把握现境,活在当下,才是禅的精髓所在。

其二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野情”,指迥离世俗的情趣,为全诗奠定了“野”的基调。这种“野”并非桀骜不驯的狂野,而是指率性自如的品格。禅师幽居山林,世人罕至,整年没有迎来送往的尘世应酬,心境便始终处于一种无拘无束的空灵而自由的状态。为了使这野情得到充分的体验,就得选取一个幽僻的居处环境,这也就是上诗所说的“干株松下”。在这里,世俗之人罕至,禅者可以完全不受世事的纷扰。整年没有迎来送往的尘世的交结应酬,心境便始终处于一种无拘无束的空灵而自由的状态。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禅宗多以“孤峰”喻圣境。“有时”,偶尔;“直上”,径上,写的是禅师的率性任运。禅师的一切行为都是自由意趣的抒发。上到了峻拔孤立的峰顶圣境,他所见到的也只有他自己,孤迥迥地挺立于天地之间,自己遂和孤峰合而为一。月亮冲出云层,泻下万顷光辉,他的身心一片澄明,他被这月光所溶化,自己也仿佛变成了月亮。所以月亮冲出云层,也就是自己在拨开云雾。

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佛家记李习之问道药山惟俨禅师,按习之文集有《去佛斋文》,卫道之意,不畔韩公。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唐李文公翱,人亦谓其能文不能诗。其全集诗止七首,无一上乘语。惟《赠药师僧》云:“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稍有清脱之气。

作者简介

李翱(772—836),唐代思想家、文学家。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一说赵郡人。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进士,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卒谥文。哲学上受佛教影响颇深。所著《复性书》,糅合儒、佛两家思想,认为人性天生为善,“情由性而生”,则有善有不善,“情既昏、性斯匿矣”,提出以“正思”之法,消灭邪恶之“情”,以达到“复性”而成为“圣人”。曾从韩愈学古文,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曾阐释韩愈关于“道”的观念,强调文以明道。所著《来南录》,为传世很早的日记体文章,文风平易。有《李文公集》等。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