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分享 成语分享

于谦的诗-于谦的诗石灰吟

tamoadmin 2024-10-16 人已围观

简介于谦最著名的6首古诗,经典励志,直抵心底!于谦,字廷益,号节庵,谥号忠肃,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一声为官清廉,对下属要求十分严格,其诗词大多为忧国忧民之作,著有《于忠肃集》。1、于谦·静夜思春风秋月不相待,倏忽朱颜变白头。豪华一去难再得,壮气销沉土一丘。这两句诗以“春风”“秋月”写景,以“朱颜”“白头”写象,境象结合,形成了韵味极深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前一句诗道出了时间的浩瀚无边,无穷无

于谦的诗-于谦的诗石灰吟

于谦最著名的6首古诗,经典励志,直抵心底!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谥号忠肃,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一声为官清廉,对下属要求十分严格,其诗词大多为忧国忧民之作,著有《于忠肃集》。

1、于谦·静夜思

春风秋月不相待,倏忽朱颜变白头。

豪华一去难再得,壮气销沉土一丘。

这两句诗以“春风”“秋月”写景,以“朱颜”“白头”写象,境象结合,形成了韵味极深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前一句诗道出了时间的浩瀚无边,无穷无止,下一句则写出了人在岁月面前的渺小,这样就形成强烈的反差,也更能强化诗人主旨。

2、于谦·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这首诗用煤炭比喻人,前四句主要描写煤炭开采的过程,而后四句主要是写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即便经历千辛万苦,也要不畏艰难,为国窖效命。

3、于谦·秋意

溽暑随风散,微凉趁雨生。

萧萧树头叶,已解作秋声。

后一句写芙蓉花虽然颜色好看,可惜经不住秋霜的打击。比喻好景不长。

4、于谦·咏石灰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于谦自抒襟怀的一首诗。石灰石经历过多道工序,从深山中开采出来,将烈火的焚烧看成是十分平常的事情。对于粉身碎骨的后果丝毫不感到畏惧,只是希望能够将清白留在人间。

5、于谦·立春日感怀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一颗赤诚的心渴望着报效国家,而身在他乡,思念亲人又不禁使我泪流成行。

6、于谦·连日灯花鹊噪漫成

夜看银台吐绛花,晓闻灵鹊噪檐牙。

民安足遂中心愿,年壮何妨到处家。

得失纷纷随梦蝶,公私扰扰付鸣蛙。

晚香好在东篱菊,相伴秋霜入鬓华。

这首诗将诗人忧国忧民表现的淋漓尽致,宁愿自身吃苦,也希望天下百姓能够安定的生活。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便是我最大的心愿,我现在年富力强,正值壮年,四海为家有什么关系呢?

于谦的《石灰吟》的全诗是什么?

暮春客途即景

雨中红绽桃千树,

风外青摇柳万条。

借问春光谁管领?

一双蝴蝶过溪桥。

这首诗描绘是暖风芳草、红桃青柳、清新秀丽之景,吐露的是个人感伤,体现的是诗人风致。

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荒村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除夜宿太原寒甚

寄语天涯客,

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

只在屋东头。

暮春遇雨

暖风吹雨浥轻尘,

满地飞花断送春。

莫上高楼凝望眼。

天涯芳草正愁人。

于谦诗词代表作

于谦的《石灰吟》全诗如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如下: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据说此时于谦的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作品赏析

此诗借吟石灰的锻炼过程,表现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此诗通篇用象征手法,以物比人,把物的性格和人的性格熔铸成一体。言在物,而意在人,不言人而人在其中,似呼之即出。风格豪迈,气势坦荡、铿锵有力。

作者简介

于谦(1389~1457),明代大臣。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初任御史,历官兵部尚书。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为瓦剌俘去,于谦拥立明景帝,击退瓦剌的侵扰,捍卫了北京,功炳史册。后徐有贞、石亨等迎明英宗复位,将他。明孝宗追谥肃愍,明神宗改谥忠肃。其诗多以忧国爱民和表达坚贞节操的内容为主。有《于忠肃公集》。

百度百科——石灰吟

石灰吟这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一首什么诗

于谦诗词代表作有静夜思、咏煤炭、秋意、石灰吟、立春日感怀等。

1、静夜思:春风秋月不相待,倏忽朱颜变白头。豪华一去难再得,壮气销沉土一丘。

2、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翻译: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3、立春日感怀: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翻译:一年年过去,白头发不断添新,戎马匆匆里,又一个春天来临。为了什么事长久留我在边塞?岁月太无情,年纪从来不饶人。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报祖国,想起尊亲来便不禁双泪直淋。孤独的情怀激动得难以排遣,就凑个五辛盘,聊应新春节景。

4、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翻译: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煤炭是乌金。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融融燃起之炬火,犹如浩浩之春风。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灰沉之夜空。钟鼎彝器之制作,全靠原力之生成。铁石虽然已去,仍然保留最忠心。只是希望天下人,都能吃饱又穿暖。不辞辛劳与艰苦,走出荒僻之山林。

于谦简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祖籍考城(今民权县程庄镇于庄村 ? ),谥号忠肃。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考中进士第。宣德初年(1426年),于谦作为御史严词责备朱高煦的过错与罪责,从而得到了明宣宗的欣赏。宣德五年(1430年),于谦任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明朝作者于谦的诗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

出处《石灰吟》——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扩展资料

1、《石灰吟》创作背景

相传有一天,于谦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据说此时于谦的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2、《石灰吟》鉴赏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于谦最有名的诗

暮春客途即景

雨中红绽桃千树,

风外青摇柳万条。

借问春光谁管领?

一双蝴蝶过溪桥。

这首诗描绘是暖风芳草、红桃青柳、清新秀丽之景,吐露的是个人感伤,体现的是诗人风致。

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荒村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除夜宿太原寒甚

寄语天涯客,

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

只在屋东头。

暮春遇雨

暖风吹雨浥轻尘,

满地飞花断送春。

莫上高楼凝望眼。

天涯芳草正愁人。

是——石灰吟

于谦 〔明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