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分类 成语分类

诸葛亮借箭歇后语及故事情节-诸葛亮借箭歇后语及故事情节概括

tamoadmin 2024-10-26 人已围观

简介网友“兰巫”写了许多有关诸葛亮的歇后语,我就以此为据讲一下这些歇后语背后的故事:1、诸葛亮吊孝---假的。这个歇后语说的是周瑜后,诸葛亮前往江东为周瑜吊丧。这个事情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只见于《三国演义》的描述。按小说的说法,诸葛亮曾三气周瑜,他早就盼着周瑜了,但他却在周瑜后去给周瑜吊孝,这显然是虚情假意,当然是“假的”。 2、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这个事情不见史书记载,也不见于小说和民间传

诸葛亮借箭歇后语及故事情节-诸葛亮借箭歇后语及故事情节概括

网友“兰巫”写了许多有关诸葛亮的歇后语,我就以此为据讲一下这些歇后语背后的故事:

1、诸葛亮吊孝---假的。这个歇后语说的是周瑜后,诸葛亮前往江东为周瑜吊丧。这个事情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只见于《三国演义》的描述。按小说的说法,诸葛亮曾三气周瑜,他早就盼着周瑜了,但他却在周瑜后去给周瑜吊孝,这显然是虚情假意,当然是“假的”。

2、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这个事情不见史书记载,也不见于小说和民间传说,未知所故。

3、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这显然是来自《三国演义》的一种说法,是说诸葛亮足智多谋,腹中计谋层出不穷。

4、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锦囊”是古代将帅提前设置的计谋,因为这个计谋装在一个锦制的袋子里,故名。三国时诸葛亮并没有设置过什么锦囊妙计,倒是曹操在合肥之战时曾用过一次。不过,《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足智多谋,曾多次用过“锦囊妙计”,所以便有了这个歇后语。

5、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空城计”最后见载于《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裴松之注,但已被裴松之否定,确认历史上没有发生过这个事。但在《三国演义》中,“空城计”是诸葛亮一生的一个很重要的亮点。按小说的描写,诸葛亮用空城计时情形是相当危险的,是他在“不得已”情况下的一次冒险,所以便也有了这个歇后语。

6、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按《三国演义》的说法,诸葛亮在摆下空城计之后,司马懿大惊失色,急忙退兵了。所以说诸葛亮是“化险为夷”。

7、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这个歇后语来自历史上记载的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事,说诸葛亮在南征时曾七次捉住了孟获,又七次将孟获放了,所以孟获才诚心诚意地归降了诸葛亮。这个歇后语说“收收放放”,显然是指诸葛亮“七擒孟获”这个事的。

8、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在历史上,诸葛亮确曾改进过一种阵法,叫“八阵图”。在《三国演义》中,这种阵法被作者大加渲染,成了诸葛亮杰出军事才能的重要证明。按小说的描写,八阵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当然是“内有奇文”了。

9、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这里说的“过长江”大概指的是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到江东去劝说孙权联吴抗曹这个事的,按历史记载,这个事确实发生过。正是因为诸葛亮成功地劝说了孙权,才促使孙权与刘备联合作战,并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同时,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这个事时,又加进了一个“告战群儒”的故事,那一次诸葛亮表现非常出色,成功地说服了江东众臣。既然如此,诸葛亮过长江,当然是“胸有成竹”了。

10、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这个事情在历史上也是如此,诸葛亮北伐曹魏,就是要消灭曹魏,恢复大汉王朝。这当然是在“图谋大业”。

11、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是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一种说法。

12、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在历史上诸葛亮并没有借过东风,借东风之说纯为小说家所编造。假如诸葛亮确曾借过东风,那当然是不折不扣的“神机妙算”了。

13、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按小说和民间传说的说法,诸葛亮足智多谋,他担任军师当然是“名副其实”的事情了。

14、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弹琴”指的是诸葛亮在摆空城计时面对司马懿的二十万雄兵,在城楼上悠然操琴的事。当时兵临城下,形势相当紧张,诸葛亮能在这种情况下操琴,自然是临危不乱。

15、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这个说法与上面“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说的是同一件事情。

16、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草船借箭这个事在历史上是没有的,是罗贯中根据《三国志》和《三国志平话》的记载而杜撰出来的。不过,这个事情在人们心目中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最著名的佐证,很多人都知道。按小说的说法,诸葛亮在借箭时用的正是疑兵之计。

17、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未知所指。

18、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诸葛亮三气周瑜这个事只见于《三国演义》的描写,历史上没有发生过。按书中所说,诸葛亮处处将周瑜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确是“略使小技”。

19、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相帽”大概指的是“丞相之帽”,这大概是说诸葛亮当丞相是铁定了的事。

20、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据《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的记载,诸葛亮所娶的黄氏是“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的一个女子,诸葛亮当然是“重才不重貌”了。

21、诸葛亮丢了荷包---没有计了。这个事情大概是出自民间传说,不知何意。

22、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这个事情与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关。

23、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这个事情说的仍然是诸葛亮的空城计。

24、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写成了一个仙风道骨的人,像是一个道士。但他又明明是蜀汉的丞相,当然“不是出家人”了。

25、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不知何意。

26、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这个说法与历史上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是非常相符的。在历史上,魏延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他才能卓著,经常与诸葛亮意见相左,诸葛亮很不满意。但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诸葛亮又无人可用,只能用魏延。于是二人便是“见不得离不得”的关系了。

27、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按民间的传说,诸葛亮手里经常拿着一把鹅毛扇的,羽扇一摇,诸葛亮便是计上心头。所以便有这个说法了。

28、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按《三国演义》的描写,诸葛亮自阳寿将尽,便采取了一种叫禳星的办法来延长寿命。

29、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老生”指的是诸葛亮,“练琵琶”的目的正是要给司马懿摆空城计。

30、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周瑜在赤壁战前已经准备妥当,却不料忘记了风向这个事,于是便病倒了。诸葛亮当然知道周瑜的病因,便去为周瑜开药,并在纸上写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话,才看好了周瑜的病。“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便是诸葛亮开出的“妙方”。

31、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敢想”的是诸葛亮,“敢干”的是李逵。

歇后语大提问-诸葛亮借箭

歇后语是通过简单的语句来表达复杂一点的内容及意思,以下是我整理的有关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欢迎参考阅读!

有关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草船借箭——有误(雾)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匹配

诸葛亮草船借箭——实妄(十万)

有关三国歇后语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关羽开凤眼—————要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张飞讨债—————声势凶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曹

操遇蒋干—————倒霉透了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阿斗的江山—————白送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曹操转胎—————疑心重

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

张飞战关羽—————忘了旧情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关羽进皇宫—————单刀直入

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赵云大战长阪坡—————大显神威

关羽刮骨疗毒—————无痛苦之色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黄忠叫阵—————不服老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张飞睡觉—————不闭眼

曹操败走华容道—————果然不出所料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

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刘备编草鞋—————内行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吃里爬外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关羽走麦城—————末日来临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刘备三顾茅庐—————好难请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诸放放

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

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一·一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挥泪斩马谩------顾全大局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三国演义中歇后语和它的故事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草船借箭——有误(雾)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匹配

诸葛亮草船借箭——实妄(十万)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歇后语,事迹,俗语,传说有哪些?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

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人在心不在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比喻来之不易)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故事:

孙权为从刘备手中取回荆州,不惜以自己的亲妹妹为诱饵,使用“招亲”把戏,企图将刘备“赚来南徐……幽囚于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抽刘备”。此计被识破后,又谎称“国太病重”,欺骗孙夫人携带刘备幼子阿斗返回东吴,企图以阿斗为人质交换荆州。在关羽失荆州亡之后,孙刘联盟破裂,孙权惟恐刘备起兵报复,遂派使臣送一封信给曹操,孙权在信中奉承曹操说:“臣孙权久知天命已归王上,伏望早正大位,遣将剿灭刘备,扫平两川,臣即率群下纳土归降矣。”孙权劝曹操废汉称帝的企图有二:一是可以引起刘备及其他拥护汉室势力群起反对曹操;二是转移刘备对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一事的注意,用心十分险恶。难怪曹操说:“这小子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烧烤吗?”却使以仁义取天下的刘备也极善于玩弄谋略,当吕布被曹操俘获时,曹操询问刘备如何处置,刘备帮作沉思,随后提醒曹操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致使刘关张三人合力方可击败的吕布顿时殒命。曹操煮酒论英雄时,他假托闻雷失箸,以掩饰自己的失态,竟然瞒过了一代奸雄曹操。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奋力救回幼主阿斗,刘备竟当赵子龙面掷阿斗于地,正如民间歇后语所说:“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附故事情节

隆中对,

出师表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白帝托孤

七擒孟获

草船借箭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纵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鞠躬尽瘁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出师为捷身先 长使英雄泪满襟

司马懿称诸葛亮为 天下奇才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一说隐居地是南阳?),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诸葛亮于危难之际出而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间武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陈寿记述,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韩雪)、等。由于作战的需要,他在天文、符咒、奇门遁甲上研究很深,《三国演义》上讲述很多。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诸葛亮的纪念古迹很多,全国有数十处。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

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汉中的勉县。勉县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现勉县武侯祠巍峨壮观,规模宏伟,有七院六十余间殿宇,既是凭吊先贤之所,又是文物游览之地。更有意义的是,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

目前最出名的除成都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外,还有南阳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祁山武侯祠等。此外,还有建于唐代前的五丈原诸葛庙,建于明代的武侯宫(湖北蒲圻),建于建安时期的黄陵庙(湖北宜昌)等。浙江兰溪的诸葛镇,因诸葛亮子孙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万历年间始建丞相祠堂,距今已历三百七十余年。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间,内设诸葛亮灵位。近些年,兰溪丞相祠堂渐负盛名,影响日盛,是兰溪一大史迹和揽胜之地。

诸葛亮年谱

年号 公元 年龄 生平及事迹

光和4年 181 1岁 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中平6年 189 9岁 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

初平3年 192 12岁 诸葛亮父亲诸葛硅去世。

兴平元年 194 14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亮玄收养,

其兄诸葛谨同继母赴江东。

初平2年 195 15岁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

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章)。

建安2年 197 17岁 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移居隆中。

建安4年 199 19岁 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12年 207 27岁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

即著名的“隆中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建安13年 208 28岁 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建安14年 209 29岁 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

建安16年 211 31岁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建安19年 214 34岁 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兵与刘备会师。刘备进成都,掌管巴蜀。诸葛亮任蜀军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兼任大司马府事。

建安20年 215 35岁 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

建安23年 218 38岁 诸葛亮留守巴蜀,筹集军粮,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

蜀章武元年 221 41岁 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

蜀建兴元年 223 43岁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

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蜀建兴2年 224 44岁 诸葛亮调整巴蜀内政,稳定因刘备战败而混乱的人心。

蜀建兴3年 225 45岁 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蜀建兴4年 226 46岁 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

蜀建兴5年 227 47岁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蜀建兴6年 228 48岁 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蜀建兴7年 229 49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230 50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兴9年 231 51岁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合。

蜀建兴11年 233 53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蜀建兴12年 234 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

隆中对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

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贸然出兵。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里逃生。同年秋天,诸葛亮病军中,蜀军败退。当司马懿进兵诸葛亮指挥作战的地方时,看到蜀军阵地之险要,惊叹道:“天下奇才也。”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这里修建了寺庙。

据当地民间传说,诸葛亮去世时,一颗明星从天而降,所以才起这个名字。当年诸葛亮屯田的地方,人称“诸葛田”。当年诸葛亮设军帐指挥作战的地方还留有半米高的城墙残迹,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近100米。当地群众给这个小城堡起名“豁落城”。在豁落城南边的秦岭山坡,有一块平展的石头,上面似有棋盘线条。据说当年诸葛亮在这里下过棋,所以这座山得名“棋盘山”。在五丈原的土中,已找出不少“诸葛锅”,铁锅上铸有汉代隶书文字。五大原如今是一片农田,游客来这里总想找一找古战场的遗迹和传闻。在农田的中间有一道河湾,当地叫落星湾,湾中的村子叫落星堡。

五丈原北端有诸葛亮祠,创建于元初年,明清曾重修。祠内献殿内两侧墙壁上有一幅幅三国故事画,如古城会、空城计、三战吕布等。壁画下镶嵌着40块青石,石刻岳飞手书《出师表》,字迹苍劲有力。石前有明太祖朱元璋赞颂岳飞的石刻:“纯正不曲,文如其人”。(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诸葛亮故事

------以下是应网友要求而整理。2004.03.31

吃 瓜 留 子

诸葛亮不仅能种出好庄稼,而且还有一手种西瓜的好手艺。襄阳一带曾有这么一个规矩:进了西瓜园,瓜可吃饱,瓜子不能带走。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请葛亮留下来的。

诸葛亮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凡来隆中作客和路过的人都要到瓜园饱饱口福。周围的老农来向他学种瓜的经验,他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们瓜要种在沙土地上,上麻饼或香油脚子。好多人都来问他要西瓜种子,因为以前没有注意留瓜子,许多人只好扫兴而归。第二年,西瓜又开园了,他在地头上插了个牌子,上面写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诸葛亮把瓜子冼净、晒干,再分给附近的瓜农。现在,汉水两岸沙地上的贾家湖、长丰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气,个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还遵守那条“吃瓜留子”的老规矩。

神机妙算救后代

这件事情的真否无法考证,从记载来看,可能性还是有的。

相传,诸葛亮在临前对后代说:“我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

诸葛亮后,司马0打下天下当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的后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马0找了个借口,把这个将军定了罪。在金殿上,司马0问:“你祖父临前说了些什么?”这个将军就一五一十地把诸葛亮的话说给他听。司马0听后,使命令上兵们把房子拆了,取出纸包。只见纸包里面有封信,上面写着“遇皇而开”。土兵们把信递给0,0打开信,只见里面写道:“访问后返三步。”0立即站起身退后三步。他刚站稳,只听“咔嚓嚓”一声响,0龙案上面正对的房顶上,一根玉掉下来。把桌椅砸得粉碎。0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反过来再看信后面写道,“我救你一命,请你留我后代一命。”看完这封信,暗暗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来.他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

诸葛亮的八卦衣

在戏剧和图面中,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据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奋好学,师母所赏赐。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司马先生盛怒之下烧了诸葛亮的书,后经夫人劝解,又同意诸葛亮来继续读书。可没有书怎么读呢?夫人对司马先生说:“你有一千年神龟背壳,传说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晓五百年未来.不妨让诸葛亮一试.如果灵验,要书作甚?”司马先生想到把书已烧了,也只好按夫人说的办。

诸葛亮将师母送的神龟背壳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终身服饰——八卦衣,昔日所学,历历在目,先生未讲之道,也能明白几分。

诸葛亮的鹅毛扇

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

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孔明对鹅毛扇爱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他这样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

清朝康熙年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诸葛草庐诗》中写道:“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离扇的原因。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诸葛亮又与周瑜共同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周瑜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周瑜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承认自己的心事被诸葛亮猜中,便问诸葛亮有何办法。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

实际上诸葛亮自己并不会“借”风,但他通晓天文地理,通过勘察地态和生物的变化,早已经推算出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有东南风,因此自己到七星坛上装模作样地比划了几下。到了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当天,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更觉得诸葛亮不可留,便派人赶到七星坛去杀诸葛亮。

然而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会有这一手,事先离开了七星坛,回自己的根据地夏口去了。临走还给周瑜留下这样的话:望周都督好好利用此风大破曹兵,诸葛亮暂回夏口,异日再容相见。周瑜只得作罢。

2、(刘备)访贤——三顾茅庐

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才识,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他出山辅佐。这天恰巧诸葛亮不在,只能失望而回。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的。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3、(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小说又写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

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多亏徐晃、张郃二人双敌赵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脱;二笑笑出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且又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加之曹军几经打击,此时已无力再战。

无奈,曹操只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4、(赵子龙)上阵——单枪匹马

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刘备的三千人马走到当阳县,突然被曹兵截住,战到天明才摆脱曹兵的追赶,护卫刘备家小的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

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观战的曹操见赵云势不可挡,传令一定要活捉。赵云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连杀50员曹将,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5、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周瑜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比自己高出一筹,便心怀嫉妒,甚至一心想将诸葛亮置于地而后快。他以军 中缺箭为名,心生一计,让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由此看来周瑜不仅忌妒心强,而且又十分阴险狡猾。

然而,独具慧眼的诸葛亮却满口答应下来,趁着大雾漫天,用草船向曹营"借"了十万支箭,提前七天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使周瑜的阴谋彻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