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分类 成语分类

打油诗中的打油指的是人名还是地名-打油诗是什么诗

tamoadmin 2024-10-22 人已围观

简介大家都知道打油诗,都知道打油诗是指一种不讲平仄韵脚,用幽默通俗的词语和短语写成的诗歌体裁。但是打油诗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叫打油诗?说来话长。据说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我们在河东的时候领导安禄山造反,企图推翻唐力江山。叛军势力强大,攻城破寨,很快就打到了南阳。南阳太守见贼兵攻城,十分焦急。无事可做时,一个诗人来到太守府,在屏风墙上写了一首诗:?百万贼兵被困南阳,无救无粮。总有一天,这个城市

打油诗中的打油指的是人名还是地名-打油诗是什么诗

大家都知道打油诗,都知道打油诗是指一种不讲平仄韵脚,用幽默通俗的词语和短语写成的诗歌体裁。但是打油诗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叫打油诗?说来话长。据说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我们在河东的时候领导安禄山造反,企图推翻唐力江山。叛军势力强大,攻城破寨,很快就打到了南阳。南阳太守见贼兵攻城,十分焦急。

无事可做时,一个诗人来到太守府,在屏风墙上写了一首诗:?百万贼兵被困南阳,无救无粮。总有一天,这个城市会被打破,哭爸爸,哭妈妈。?太守听后哭笑不得。经询问,此人姓张大有。自此,张成名,?打油诗?的名头不胫而走,于是有了打油诗的诗体,打油诗由此而来。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词十法》记载了张大有的短篇小说。有人考了资格证,张大有是元朝人。

明代杨慎在《圣安外集》中说:唐代有一位作家叫张大有,他的诗或俗而滑稽,或含讽刺意味,被称为?打油诗?;也有人说,明朝时期,李氏三兄弟在南洋卖油谋生,他们被称为。也有人认为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张?,?张?实际上并不是指一个人,而是一些民间作家的总称。自然,大多数人还是普遍认为?张大有?是唐代的一位作家。史书上没有记载一个人的故事,一些笔记本小说和文人诗词里也有记载,大部分都是一模一样的。

《辞海》所阐释的油诗是一种诗体。根据易的《楚辞新著》,觉和张都会写诗。张大有(唐代)《雪诗》说:河是一般的地方,井里有黑洞,有白黄狗,有肿白狗。(参见沈《登祖堂集》)这些诗都是俚语,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有时还暗含饥饿和嘲笑,后来人们称之为?打油诗?六九天的大雪纷飞,正逢玉女落琼瑶。一天,天气好的时候,扫帚做扫帚,铲子做铲子。这位高级官员非常生气。他用他关于他是谁的歪歪扭扭的诗在墙上作画。他立即发出指示,要找出造物主,并就罪进行多次辩论。一个包打听向前告诉我,?大人不需要查。别人写这种诗不容易。一定是张大有。?这名高级官员立即下令逮捕张大有。

通常人们把极具时代感的顺口溜叫作"打油诗".请问"打油"两字的来历和含义是怎样的?

“打油诗”起源于唐代,当时财阳有个姓张的穷秀才,名叫“张打油”.张打油喜欢舞文弄墨,但没有名气.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张打油坐在家里,眼望窗外一片雪白,不禁诗兴大发,写了一首“咏雪诗”: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诗描写大雪,诗虽粗俗,却很传神.应该说,这首诗没有一个“雪”字,对雪景却描绘得很逼真;近景、远景、动物、静物都写到了.“笼统”,形容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雪片飘洒大地,但盖不住井口,它自然是个“黑窟窿”.黄狗身披雪,变成了白狗;白狗身披雪,身子显得臃肿.一个“肿”字,非常形象,显示出作者对生活观察很细致.由这俚俗的诗句再来看作者的名字,这“张打油”十有八九是识字不多的市井平民,或许是贩浆织履之徒,但有点聪明.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对百姓的思想感情感受最为深切,情动于中,遂凭借对诗歌的某些感悟,以质朴通俗的语言歌而咏之,流传于民间.后来,人们就这种随口押韵、没有寄兴、诗意诙谐的滑稽诗称为“打油诗”,带有一定贬义.

历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诗?

相传唐朝有一个叫张打油的人善作通俗、诙谐、不拘一格的顺口溜,在民间流传最广而最有代表性的要算他的《咏雪诗》“天下一笼统,井口大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了。

传说当时有一位参政,在下大雪时到衙门里去,路上发现有人在洁白的粉墙上写了一首诗:“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皆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参政看到洁白的粉墙被胡乱涂鸦,大发雷霆,立即命令手下人缉拿写诗者治罪。结果把张打油抓来了。参政问他会不会作诗,回答说会。参政听了不相信,决定当场考考他。要他以南阳陷于敌军重围,请求派兵支援为题作诗答对。张打油思索片刻后便吟诗一首:“贼兵百万下南阳,也无救援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诗的格调同前一首一样诙谐幽默。

参政听了捧腹大笑,不但没有给他治罪,反而把他放走了。从此张打油也就出名了。后来人们把像张打油写的那样通俗、诙谐、幽默的诗叫“打油诗”。

打油诗使人摆脱困境的事,民间还有不少类似传说。野史记载,宋真宗时有一个名叫杨朴的隐士,能诗善文,很有才华,但不愿出仕。宋真宗求贤,派官兵把他请去,到了朝堂,真宗问他是否会作诗,他说不会;又问他临行时是否有人赠诗于他,杨朴说只有老妻赠诗一首:“且休落拓贪酒杯,更莫猖狂爱吟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听罢大笑,随即就放杨朴还乡了。

打油诗还可以缓和紧张对峙的局面,清朝高官张英(康雍年间名臣张廷玉的父亲),其老家宅前有块空地,与吴姓为邻。吴家盖房越界侵占时,家人驰书到京城,想让张英出面干预。可是这位“宰相肚里能撑船”,写了四句打油诗寄回。诗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遂拟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

留下的这六尺地,后人称之为“六尺巷”,至今犹存,传为美谈。打油诗又能放松压抑心情,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在挤公交车时写下的打油诗“这次来车更可愁,窗中人比站前稠。台阶一露刚伸腿,车门双关已碰头。长叹息,小勾留,他车未卜此车休。明朝誓练飞毛腿,纸马风轮任君游”。

作家聂绀弩在受迫害劳改期间,田间拾稻穗,写出“不用镰锄铲镢锹,无须掘割捆抬挑。一丘田有几遗穗,五合米需千折腰……才因拾得台身起,忽见身边又一条”,在厕所掏粪时写出“高低深浅两双手,香臭稀稠一把瓢”的打油诗。

打油诗用的是俚俗的语言,是典型的俗文学。也许正因为这“俗”,一些“正统”文人才把它视为旁门。其实思想文艺上的旁门往往更有意思,因为更有勇气和生命。它把现实中荒谬的世相展示给人们,把是与非、美与丑完全翻了个,让人们在阅读中产生奇趣,由对诗中荒唐的说教感到滑稽可笑,再到有所启悟,从而认识诗中更深层次的内涵。

打油诗与绕口令的区别

历史 上 搞笑 的打油诗都被人翻来覆去嚼烂了,毫无新意,南宫寻欢作为当今文坛打油诗创作达人,随口念叨那么几首,想必也能搅动打油诗江湖风云。啼笑皆非那是段子,哭笑不得才是诗词。

不信?桂花,上菜!

1

中年Ⅰ

人到中年不得已,

保温杯里泡枸杞。

皮糙肉厚还油腻,

一顿能吃五斗米。

2

中年Ⅱ

大枣枸杞保温杯,

将军肚里藏余威。

聪明绝顶君莫笑,

会吃会喝还会吹。

3

广场舞

身姿曼妙无人睹,

何不去跳广场舞?

踩着节拍踏着步,

扭完胳膊扭屁股。

4

而立

天生我才有啥用?

工地搬砖都嫌重。

一事无成立不起,

三十年来如一梦。

5

比高

欲与天公试比高,

先得定个小目标。

比如挣它一个亿,

动动嘴皮轻飘飘。

6

江湖

英雄不要问出路,

流氓不要看岁数。

既然闯荡在江湖,

做人就要有风度。

7

好汉

喝酒吃肉充好汉,

啤酒能喝一瓶半。

别人笑我酒量浅,

我笑别人喝得慢。

8

所爱

偶尔开窗听鸟语,

也曾闭门读。

最爱抱枕思美女,

一旦睡觉如猪。

南宫寻欢曰:高雅的诗词千篇一律,让人读来晦涩难懂;有趣的打油诗万里挑一,让人读后津津乐道。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别拿打油诗不当诗词,别拿南宫寻欢当文化人。

打油诗比起律诗和绝句而言,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格式规范,少了束缚,更便于发挥。正因如此,打油诗如果想存活于世,就应该比正常诗词更有内涵与价值。

南宫寻欢势单力薄,舞文弄墨,写诗为乐,让孤独的不寂寞,让寂寞的不忧伤,让忧伤的不痛苦,让痛苦的不撕心裂肺。

生活,无非就是被别人笑笑,然后再笑笑别人,没有过不去的槛。

不开心了,读几首打油诗,算是自嘲,也是嘲笑一切的不如意。

愿每一个诗情画意的我们,都能被这个鸡毛蒜皮的生活温柔以待。

有的人会貌似谦虚地称自己的诗是打油诗。其实,现在有的诗根本就比不上打油诗。真的不知道,把自己的诗与打油诗相提并论,到底算是谦虚还是骄傲。

一方面,打油诗不讲格律,不讲对仗,不讲词藻华丽,不讲境界高雅,不登大雅之堂。另一方面,打油诗感情真挚,描写传神,风格诙谐,语言生动,朗朗上口,好读好记,老百姓喜闻乐见。打油诗正经是中国文化百花园中,尤其是诗坛百花园里一朵美丽的小花。

首创打油诗体的人姓张,职业就是打油的,名字和籍贯不祥。他家附近有一个高台,经常有诗人登高望远,大吟而特吟其诗。有一年冬天下大雪,诗人们没有出来活动,乡亲们就鼓励张打油登高吟诗。张打油不仅登台即兴吟诗,而且他的诗不胫而走,广泛流传。后来,人们就把张打油的诗叫做打油诗。

诗的内容是: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大体意思就是:天地之间全都是白茫茫的,分不清哪里是江河,哪里是山岭。远处有一口井,所以看得见井上那个黑黑的窟窿。黄狗身上落了雪,就象一条白狗。白狗身上落了雪,就象肿起来一般。感觉很生动,不愧是打油帮的开山老祖。

还有一个版本是,有个当官的看见一首诗,内容是:地上雪花飘,一尺两寸高,等到天晴了:使帚的使帚,使锹的使锹。听说是张打油写的,就叫他以南阳被困为题,再写一首看看。张打油吟道:敌人围南阳,无兵也无粮,等到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当官的忍俊不禁,觉得真的是出自一人之手。

宋朝时候,一个叫做张三丰的道人得到一酒家照顾,就把他家的井水变成好酒。有一天,这家主人说,要是有酒糟喂猪就更好了。张三丰在墙上写了一首打油诗: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当酒卖,还嫌猪无糟。从此井里的酒又变成了水。

明朝时候,一个叫解缙的读书人因为下雨路滑,在一家人门口摔了一跤,帘内传来女人的笑声。解缙随口吟了一首打油诗: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老母牛。这是毒舌打油诗。

不仅草根写打油诗,道士写打油诗,文人写打油诗,就连皇帝也会写打油诗。清朝乾隆年间,一群文武大臣跟皇帝去上坟,看到神路两旁的石人石马,一位翰林院学士卖弄学问说,多好的仲翁啊!皇帝看他把翁仲颠倒成仲翁,索性一口气颠倒了四个词,写了一首打油诗:翁仲如何叫仲翁,定是窗下少夫功。如今不准当林翰,贬到江南做判通。

说打油诗怎么能不提打油诗领域的泰山北斗,狗肉将军张宗昌呢。

张宗昌是穷人出身,15岁以前给人放牛,后面闯关东,跑到东北给人家修铁路,但有一条,人家聪明,人家修着铁路就学会了一门外语:俄语。

凭着这个特点,他当了一名西飘,跑到西伯利亚淘金,学会了打枪,后面入了伙,就慢慢从一伙丘八中脱颖而出了。

那说起张宗昌,趣闻很多,写打油诗就是其一。下面说一下他写的打油诗:比如这首写闪电的:

忽见天上一火链,好像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别笑,这里面还真的很生动。

还有一首大明湖,写乾隆碰到容嬷嬷的事情。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跶。

平实的语言就把乾隆野战容嬷嬷的故事写出来了。

还有写趵突泉的

趵突泉,泉趵突,三个眼子一般粗。 三股水,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

是不是很有意思?

一般文化人还真写不出来。武功练到化境,反朴归真,这才写出这样的诗来。

还有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多形象啊,一个黑大粗的泰山是不是马上浮现在你眼前?

还有 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 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 奶奶(的)早已回沛县。

这应该是刘邦被怼得最彻底的一次。

还有大风歌:

俺也写个大风歌,开大炮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 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还直接挑战玉帝:

玉皇爷爷也姓张, 为啥为难俺张宗昌。三天之内不下雨, 先扒龙王庙,在用大炮轰你娘。

这些打油诗绝对是打酱油级别的。

其实这样的打油诗还是比较有趣的,至少比现在的诗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不信我给大家贴贴:

在一万公尺的高空,

在图—104的飞机之上,

难怪阳光是加倍地明亮,

机内和机外有着两个太阳!

不倦的精神啊,崇高的思想,

凝成了交响曲的乐章,

象静穆的丛山峻岭,

也象浩渺无际的重洋!

当然,也有好诗,比如余秀华的就很好啊。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好在哪里,诗如果是从心里来的,那必然是好诗。

如果是从屁股下面出来的,那就是臭不可闻啦。

没人回答民国时期山东军阀张宗昌的诗吗?来来来,给大家欣赏一下!

这首估计大家都略有耳闻

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蛤蟆吗?哈哈

济南三大名胜,就差没糟蹋千佛山了。

幸好没有漫游全国各地作诗。

这首诗虽然打油,倒是很反迷信。

最 搞笑 的就是这首,既然无题,我觉得可以叫这个名字《老婆多的烦恼》。

闪点原来是玉皇大帝要抽烟,在点火。想象力倒是可以。

闪电是玉帝点火,大雪是玉帝筛石灰也就好理解了。

你确定你和张良有关系吗?

这首倒是志向高远,细细想来,还是刘邦有文化。

所谓 搞笑 打油诗,我首先想起和下雪有关的两首。

一首是这样的,一个秀才一个官员一个富人在一走烤火喝酒吟诗,一个乞丐在窗下避雪,雪正大,屋子里三人决定以雪为题材各吟一句。秀才:"大雪纷纷落地。"官员:"此乃皇家瑞气。"富人:"再下三年何妨?"正好三句,差一句凑一首,正不知咋办,窗外乞丐正瑟瑟发抖,听里面富人所说气不打一处来,接一句:"放你娘的!"正好凑成一首。

还有一首,唐代张打油的,"江上一笼统,井上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本诗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大雪忽下的骤变情景,读来饶有趣味。

总之,打油诗虽不如文人诗格调高雅,但其通俗俚趣却让人耳目一新。

问题:历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诗?

........

一、文人的打油诗

打油诗多是白话诗,例如胡适的两只蝴蝶,其实也可以归于打油诗一类,《两个蝴蝶》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明白如话的诗都是打油诗,好诗选字很慎重,注意声律和文雅。例如唐人的很多绝句都很浅显,例如李白的《静夜思》:

二、粗俗的打油诗

一般我们认为的打油诗,都是特别口语化、甚至有些粗俗,大多没有什么意境和 情感 ,例如传说的张打油"咏雪"就颇有名:"

在民国时期,乱世出英雄,很多文化不太高的人也喜欢写诗,例如冯玉祥的打油诗,据说他写过一首《护林诗》:“

张宗昌的打油诗也流传甚广,《游泰山》:

《大明湖》:

三、唐人的打油诗颇具哲理

唐朝有个不一般的人物,叫做王梵志,他写的打油诗深具哲理,甚至被后人评价为:具有"教戒诸学道者"或"开悟愚士昧学之流"的作用。

古人大多数是不识字的,文人的东西也看不懂,反而是一些简单生活语言更容易流传,王梵志的诗就具有通俗的教化作用。

现代著名学者郑振铎曾经举了王梵志的“吾有十亩田”和“城外土馒头”两首诗的例子

郑振铎评价道“这样直捷的由厌世而逃到享乐的意念,我们的诗里,虽也时时有之,但从没有梵志这么大胆而痛快的表现!”

结语

白居易作诗寻求“老妪能解”,这其实就是为了消除文人诗的一个弊端,今天我们阅读文言文和古诗有障碍,古人文盲众多自然也同样有障碍。

高晓松在《20180518杂书馆收藏的时与光》,讲了中国的民间戏曲,介绍了杂书馆收集的一些民间如木鱼书一类的唱本,这些唱本极其通俗易懂,甚至有些粗俗的文字。

但这些都是知识水平不高的老百姓所接触的文化,当时的政府和一些商人甚至通过这种渠道来传播自己的政策和商品。

@老街味道

打油诗九问:

1、为什么叫打油诗?

打油诗之所以被叫做打油诗,是因为一个叫张打油的读书人,是他开起了打油诗的先河。

2、打油诗的本意

打油诗最开始是指张打油的诗,后来才泛指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这一类的诗。

3、打油诗的特点

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小巧有趣……

4、打油诗的格式

打油诗只要求押韵,至于对偶、平仄、格律这些,就两字:随意!

5、打油诗的目的

打油诗一般都是随性而作,多以嘲弄或者讥讽 社会 百态,也可以用作猜迷。

6、打油诗的起源

一种说法是张打油的《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还有一种说法是张打油随口而出的无题诗: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救援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7、打油诗广泛兴起的原因

易写,易懂,易记,易传播!

8、打油诗的 历史

打油诗是自中唐张打油之后广泛出现在人们视野的。但在中唐之前,这种类型的诗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尚未冠以打油诗之名而已。

9、打油诗经典作品

?A

太老夫人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尘

养儿个个都是贼

偷来蟠桃敬母亲

?B

县官本姓王

一心当皇上

咔嚓只一声

命丧

?C

一朵梨花压海棠

引来一堆大

明眸皓齿逗人爱

十里八乡美名传

?D

姑娘十八一枝花

芬芳扑鼻压枝桠

熏得游人满园醉

低头只顾弄桃花

……

历史 长河波澜壮阔,也有浪花朵朵,打油诗就是这口口传颂又被记录下来的民间智慧的火花。

陈胜吴广就善于用打油诗来为自己宣传,先是编首打油诗说天下要变了,然后从鱼嘴里掏出来张纸条,写的谜底真好应了打油诗。

一部书作品里写打油诗最多的是《水浒传》,动不到就是听闻坊间小儿唱这唱那的,有句描写高俅:破落子弟是高俅,发迹京城有缘由,只因一脚鸳鸯拐,踢个太尉入人流。本来其它诗都有水平的,就这几首感觉不是他写的,估计写累休息时被师娘代笔了吧?

纪晓岚与和珅这个大贪官斗法,皇帝重用他的能力但又嫉妒他的才华,有次赐酒把他灌醉,要求写首诗来,纪晓岚喝醉写道:一瓣二瓣三四瓣,五瓣六瓣七八瓣。写一半就睡着了,和珅就拿着这像打油诗一样的句子到皇帝面前告状,说纪晓岚对皇帝大不敬,皇帝也火了马上找到纪晓岚要求写出下面两句,这时候纪晓岚酒醒了大半,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写道:九瓣十瓣十一瓣,飞落草丛都不见。总算把这首诗给写活了!

大军阀张宗昌被称为三不知大帅,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地盘,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军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女人。就这还故做文雅出了一本诗集,写泰山:远看泰山黑乎乎,上头细来下面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面粗!哈哈!

打油诗虽然不太讲究格律,也不注重对偶和平仄。但正好可以自由发挥,用来讥讽对 社会 百态和描述一种幽默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适合的。所以打油诗不是水平不高的人的专利,谁都能写,雅俗共赏。这里和大家交流几首。

1、《竹笋焖肉诗》作者苏轼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苏轼爱吃猪肉是出了名的,这位制作东坡肉的祖师爷为此还专门为猪肉写了一篇《猪肉赋》。十足吃货一枚。

2、《除夕诗》作者唐伯虎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闲无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

唐伯虎最失意时候的自嘲。幽默中透出多少心酸。那个人人传唱的风流才子,心中的孤苦只有自己知道了。

3、《大明湖》作者张宗昌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

能把打油诗写出《乐府》的感觉来的,只有打油诗大王张宗昌了。读这首打油诗,不禁让人想起“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意境。有有虚有实,有大有小,有静有动。

说到打油诗,拥有35个博士学位的胡适先生绝对算是打油诗王。

比如胡适的好朋友胡杏佛有个大鼻子,有一天胡适去胡杏佛家做客,恰巧主人不在,胡适闲着没事儿,就拿胡杏佛的大鼻子开起了玩笑。

鼻子人人有,唯君大得凶。

直悬一宝塔,倒挂两烟筒。

亲嘴全无份,闻香大有功。

江南一喷嚏,江北雨濛濛。

再比如他到国外留学,看到满大街金发碧眼的妹子,就忍不住拿外国人寻开心。

头上金丝发,一根都不留。

无非争口气,不是出风头。

生育当裁制,家庭要自由。

头衔新妇女,别样也风流。

还有一回,七七事变后,胡适发表了慷慨的爱国演讲,被其他文人写诗揶揄。胡适知道后,就写了个猫儿叫春的打油诗回应。

哪有猫儿不叫春?哪有蝉儿不鸣夏?

哪有蛤蟆不夜鸣?哪有先生不说话?

打油什么意思

绕口令是中国各地比较流行的一种语言现象。上到领导干部,下到普通百姓,都能随口说上几句。比如:

“你不喝,我不喝,国家造酒往哪搁?”

“你不醉,我不醉,国家马路谁来睡?”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个够;感情铁,喝出血。”

然后,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打油诗”。

“打油诗”相传由中国唐代人张打油而得名。清代翟灏在其《通俗编·文学·打油诗》中曾引张打油《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后世则称这类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的诗为“打油诗”。“绕口令”和“打油诗”的区别在于:

一是内容题材不同:顺口溜风趣幽默,偏重于讽刺,多数涉及敏感问题,所以无处发表,只能在民间口头流传。比如形容个别人生活腐化堕落:

“喝白酒一斤两斤不醉,下舞池三步四步都会,打麻将五夜六夜不睡,玩异性七个八个不累,收礼金成千上万不退。”

而打油诗虽然也有讽刺意味,但内容侧重于人生感悟。如:

太看重位子,打造着圈子。

总想着票子,放不下架子。

撕不开面子,常装着孙子。

假充着君子,思谋着裙子。

二是传播方式不同:顺口溜多为口头传播,打油诗多为文字传播。

顺口溜虽然“难登大雅之堂”,却在相声、小品和二人转舞台上被引用。自媒体平台也有很多顺口溜配图或者配视频的作品。

三是格式不同:顺口溜每句长短没定数,只要顺口,几句都可。而打油诗至少二十字以上,每句字数相同,有格律诗的特征,但不讲究平仄。

四是顺口溜的韵脚多是方言,只限于地方流传。外地人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也达不到笑果。比如陕西话的顺口溜:

清明时节雨哗哗,

跑皮一天累日塌。

借问酒家在啊哒?

碎松一指在物哒。

而打油诗不能用方言来写。如:

人生遛达一趟,不必活得响亮。

可以默默无闻,偶尔豪情万丈。

涉渡有限生涯,你说还能怎样?

且把那些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打油诗》三百首

你问的是打油诗的“打油”吧?

通俗诙谐,不拘平仄的旧体诗。源于唐朝人张打油。

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即俳谐体诗。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相传为唐代]郡人张打油所创。明杨慎《升庵外集》载,唐代张打油《雪》诗中有“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笼。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句。所用都是俚语,且颇为诙谐。后人将这类诗歌称为“打油诗”。

参见: ?

? 前段时间,看到古老师在上晒了《打油诗》这本书,很有意思。。。。

? 下午文学课,古老师把才买不久的《打油诗》这本书带来了。我向他把书借了来。

单看《打油诗》也有自己的历史,据说唐人张打油是鼻祖。

? 在中国的俗文学中,打油诗有其独特的地位。这种以“打油”为名的诗存在了上千年了。

? 所谓“油”应该是一种感觉或一种体味,大概可归为幽默与嘲谑的谐趣。集子中,有儒雅名士的风流之作、讽世之笔;有土秀才、酸书生的文字游戏、打诨骂俏;有帝王将相的言志之篇;也有民间野老谈天说地之语。幽默使人笑,嘲谑也使人笑,笑其语言的妙趣,笑其智慧的诙谐,“油”味也便油然而生。

书中的打油诗很有趣,通俗易懂,它不像诗经、论语,那么难理解。现择两首如下:

争意气

我见世上人,

个个争意气。

一朝忽然,

只得一片地。

? 滑倒诗

春雨贵如油,

下得满街流。

滑倒解学士,

笑坏一群牛。